近日,由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焦化行业科技大会暨八届四次常务理事会”在四川成都盛大召开,会议以“科技引领,携手创新,共建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国家部委、行业协会及焦化企业等近300名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
大会对近年来推动行业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创新成果及优秀个人进行表彰,经过专家评审,中钢热能院凭借在焦化技术创新方面的卓越表现荣获焦化技术创新成果奖3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奖1项。其中,“基于高炉低碳冶炼需求的煤焦评价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焦化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高比例贫瘦煤制备高强度特种焦炭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及“基于煤焦数值化衍生关系的7m顶装焦炉AI智慧配煤技术”项目荣获焦化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中钢热能院煤资源事业部部长徐秀丽荣获“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焦化专业领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实力得到行业高度认可。

当前钢铁行业已进入减量发展下行周期,钢铁企业面临严峻市场形势和巨大经营压力,如何引领技术新突破、深挖内潜,实现转型发展成为行业内备受瞩目的焦点问题。中钢热能院以高炉技术需求、铁前综合成本降低为技术和经济导向,全面开展焦炭质量定位、炼焦煤与焦炭质量评价、优化炼焦/高炉喷吹采购用煤、优化配煤结构与成本及铁前工艺诊断与优化提升工作。经过科学的研究试验与生产实践验证,实现了高炉稳定顺行、原料煤与焦质量的优化及提前全系统成本的降低。每年为服务的焦化企业实现降本数亿元,同时为钢铁企业原燃料的优化、降碳提供了有效技术指导,成功树立了中钢热能“低碳高效冶炼”的行业品牌。近几年,先后与鞍钢、包钢、本钢、建龙、山西焦煤、旭阳、山西安泰等进行院企合作,承担了辽宁省揭榜挂帅项目、山西省重大科技专项、环保部预研课题等省部级科研任务;在煤焦技术领域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7项,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其中,“炼焦煤科学评价方法开发及应用”项目荣获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大赛二等奖,并被列入2024年中国宝武极致能效推荐技术目录。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为了在激烈复杂的行业竞争中“活下来”“好起来”,中钢热能院将继续围绕钢铁主业和小金属资源的战略需求,结合公司历史传承及技术储备,锚定煤焦资源开发与清洁利用、冶金炉窑节能降碳与服务的主责主业不偏离,积极转变传统发展思维,调整经营策略和服务模式,大力探索从生产者向经营者转变、从生产交易型向创新变革型转变,聚焦提升价值创造能力。进一步发挥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打造专业领域比较竞争优势,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服务向企业集聚,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努力将科技创新的“最大潜力、最大优势”转变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关键胜势”,以科技之力为中钢热能院实现新发展注入澎湃动能